百度统计和谷歌广告

中国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:深京沪居前

中国共有约2.6亿95后人口(1995-2009年出生人群,现为14-28岁),劳动年龄的95后人口约2亿人(16-28岁)。智联招聘拥有 3.21 亿+职场人用户,月活跃用户数 5127 万+,累计合作企业数达 1176 万+,其中,求职人才即当年有简历投递行为的用户中约 8 成为专科及以上学历,远超全国就业人口总体的22.1%;在求职人才中,约55%为16-28岁人才,即本文所指的95后人才;在95后人才中,约53%为跨城求职者,即现居住城市和简历投向城市不同,这一比例较全国总体求职者中跨城求职比例(40%)更高。为突出95后人群特征本文使用智联招聘统计的全国总体流动人才及95后流动人才行为数据进行对比,探究95后求职人才特征及流动趋势。

2)从学历看,57%的95后流动人才为本科及以上学历,高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的52%。95后流动人才中高中及以下、大专、本科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11.7%、31.4%、49.5%、7.4%,本科及以上合计56.9%,较去年上升3.1个百分点;全国总体流动人才各学历占比分别为15.9%、32.6%、45.0%、6.5%,本科及以上合计51.6%。今年95后流动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较去年有所增加,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比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。

http://img.toumeiw.cn/upload/ajax/20231102/179c6e2f51721da131e9fb65852f60ad.png

3)从工资看,95后为职场新人,工资水平较低,流动人才中月收入8K以下占84%,远高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的70%。95后、全国总体流动人才月收入4K元以下占比分别为35.8%、23.3%,月收入在8K及以上占比分别为16.0%、30.0%。95后人才多为职场新人,收入较低。去年95后流动人才中月收入4K元及以下、8K元及以上占比分别为37.1%、13.6%,今年95后流动人才月收入水平较去年相比明显提升

4)从行业看,95后更多分布在新兴行业,其流动人才在IT行业占比为24%,高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的21%,而在地产行业占比14%,明显低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的18%。95后流动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是IT|通信|电子|互联网、房地产|建筑业、生产|加工|制造,分别占比23.8%、14.1%、13.9%,合计占比51.9%,较去年上升2.8个百分点,集中度小幅上升。全国总体流动人才最多的也是这三个行业,合计占比52.3%,95后人才行业集中度略低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。其中95后在IT|通信|电子|互联网占比高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的21.1%,而房地产|建筑业占比低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,说明年轻人对于互联网、电子、通信等新兴行业更加青睐。去年95后流动人才从事最多的前三行业同样是IT|通信|电子|互联网、房地产|建筑业、生产|加工|制造,分别占比24.0%、14.0%、11.1%,合计占比 49.1%,今年95后人才从事生产|加工|制造行业的比例较去年相比提高,而从事TMT行业的比例有所降低。从二级行业看,95后流动人才在互联网/电子商务、教培、专业咨询行业占比分别为9.8%、8.0%、6.5%,均高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的8.5%、6.9%、4.8%,而95后流动人才在地产建筑领域占比为11.5%,低于全国总体流动人才的13.9%。

http://img.toumeiw.cn/upload/ajax/20231102/b4e6f194e3222e5424abbfd330f1fed4.png

中国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:深京沪居前

从95后人才吸引力指数看,深圳、北京、上海位居前三,广州、杭州、南京、成都、苏州、无锡、青岛位居前十。此前,我们和智联招聘联合推出的《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:2023》中定义人才吸引力指数为人才流入占比、人才净流入占比、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、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、人均可支配收入、人口净流入的加权结果。95后年轻人才成长于经济高速增长时代,生活富足,更倾向工作发展和享受生活的平衡,选择就业城市不仅关注薪资,还关注创新环境和文娱产业发展情况。基于数据可得性,本文选取人均可支配收入、每万人专利授权数量和每万人电影院数量作为外部指标,叠加智联招聘提供的95后人才流入占比、95后人才净流入占比、95后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、95后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四个内部指标构建95后人才吸引力指数。

深圳超越北京位居榜首,无锡、青岛今年首次跻身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榜单前十。根据我们选取的创新指标,深圳在前20强中排名第一,同时深圳拥有低于北京和上海的落户门槛,叠加创新的产业结构,提供较多工作岗位,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到深圳就业;北京今年人才流入、人才净流入排名下降,位居第二;上海、广州依次为第三、四名;二线城市杭州、南京、成都、苏州、无锡、青岛跻身前十强,成都排名相较去年上升了1名,无锡、青岛分别上升了2名、3名,首次跻身榜单前十。其中,无锡引才举措较多,2016年无锡出台“太湖人才计划”,重点支持引进、培育六类产业发展重点人才,制定工作补贴、薪酬补贴、安家补贴等各项福利政策,并不断更新迭代。2022年青岛生产总值在北方主要城市中,稳居第三,经济增速全国第五,快速增长的经济、优质的产业吸引了众多人才。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